《资治通鉴》 第十卷 汉纪二配资哪家好
【原文】
汉王欲捐成皋以东,屯巩、洛以距楚。郦生曰:“臣闻‘知天之天者,王事可成’;王者以民为天,而民以食为天。夫敖仓,天下转输久矣,臣闻其下乃有藏粟甚多。
楚人拔荥阳,不坚守敖仓,乃引而东,令适卒分守成皋,此乃天所以资汉也。方今楚易取而汉反却,自夺其便,臣窃以为过矣!
且两雄不俱立,楚、汉久相持不决,海内摇荡,农夫释耒,工女下机,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。愿足下急复进兵,收取荥阳,据敖仓之粟,塞成皋之险,杜太行之道,距蜚狐之口,守白马之津,以示诸侯形制之势,则天下知所归矣。”王从之,乃复谋取敖仓。
【译文】
汉王想放弃成皋以东地区,驻扎到巩县、洛阳,以抗拒楚军的西进。郦食其说道:“我听说‘懂得民以食为天这一道理的人,帝王的事业可以成功’。治理天下的国君把百姓当作天,而百姓则把粮食当作天。敖仓,作为天下转运粮食的集散地已经很久了,我获悉那里贮藏的粮食非常之多。
现在楚军攻下荥阳,竟然不坚守敖仓,而却领兵东去,只派些因获罪被罚充军的士兵分守成皋,这真是上天对汉军的帮助啊。目前楚军容易攻取,汉军反倒退却,自己贻误有利战机,我私下里认为这是个过错!
展开剩余82%而且两雄不可并立,楚、汉长久地相持不下,使得海内动荡不定,农夫放下农具停止耕作,织女离开织机不再纺纱织布,普天之下民心惶惶没有归属。
因此希望您赶快再度进兵,收复荥阳,占有敖仓的粮食,扼守住成皋的险要,断绝太行的通道,在蜚狐隘口设防抵抗,把守白马津,向诸侯显示汉军已占据有利地形能够克敌制胜的态势,这么一来,天下人便都知道自己的归向了。”汉王接受了郦食其的建议,随即重又去谋取敖仓。
【材料解析】
世上所有的真理都只是相对的,没有绝对化,你不能说真理在这个地方不适用,就否定它的正确性。 就像某种商品,在固定地区价格可能相同,但是在不同地区,会因各种因素出现不同的价格。以苹果手机为例,在杭州、北京、上海等国内城市,其价格可能相近,但在中国、美国、日本等不同国家,就呈现不同的价格。然而,你就不能说在美国售卖的苹果手机要比中国的好,说实话都一样,只是其价格受地域、政策等因素影响出现不同变化而已。
对人而言,面对同样的问题和现象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,没有人敢保证谁的观点绝对正确,谁的观点绝对错误。这个对和错是相对的,它基于人的立场和视角而定。一个人如果敢轻易去否定你,说明他是一个愚蠢的人,那么对于这样的人,不要轻易被其误导,而是继续发表自己的观点。既然世上没有绝对的对和错,就要用自己的勇气和行动打败、远离轻易否定我们的人,然后努力吸引与我们同频、认同我们的人。
郦食其的人生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。早年,他不过是陈留城中一介穷困潦倒的看门小吏,空有满腹经纶却无处施展。公元前209年,陈胜、项梁揭竿而起时,他虽心怀壮志,却敏锐察觉到二人心胸狭隘,很难容纳不同意见的人,所以即便想携良策投奔,大概率也会被束之高阁。于是,他选择蛰伏等待时机,相信自己总会遇到认可自己的人。
直到刘邦率部途经陈留,郦食其敏锐捕捉到刘邦豁达豪迈、胸怀天下的特质,认定其为值得追随的明主。于是通过托关系,主动面见刘邦。当时刘邦以踞床洗脚的无礼姿态接待他,他也毫不退缩之意,而是直言质问道:“您若真想召集天下义士、成就大业,就不该如此轻慢长者!” 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,既展现了他的胆识,更成功引起刘邦的重视,为自己赢得深入交谈的机会。
投靠刘邦后,郦食其迅速崭露头角。他凭借对陈留城防与民情的熟稔,先是晓以利害劝降守将,又自告奋勇充当内应,里应外合之下,助刘邦兵不血刃夺取陈留。这座城池不仅为汉军补充了大量粮草辎重,更成为刘邦西进的重要跳板,战略意义非凡。倘若他对自己不自信,或者担心自己劝说不动守将而放弃,那他对刘邦来说,没有任何价值。
荥阳之战时,刘邦被项羽大军围困,粮草将尽、危在旦夕。郦食其曾提出效仿西周分封六国后裔的策略,意图借力诸侯共抗项羽。然而此计被张良以 “分封会削弱汉军实力、引发诸侯纷争” 等缘由否定。面对挫折,他并未一蹶不振,更没有因为自己提出错误建议,而过分纠结。相反,他依然有胆量继续为刘邦出谋划策,提出自己的想法。
公元前204年,刘邦被项羽再次打败,随后他打算放弃成皋以东、以抵抗楚军西进时,郦食其再次挺身而出,从三个维度力陈夺取敖仓等地的必要性:
其一,紧扣刘邦 “取天下” 的核心目标,强调 “民以食为天,掌控敖仓这一天下粮仓,便是握住成就帝业的命脉”。让刘邦明白,想要夺取天下,不一定非要采用吃力不讨好的方案,其实还有更好,更高效的方案可供选择。
其二,以实地探查的情报为依据,指出 “敖仓作为历代粮食转运枢纽,粮草储备惊人,而楚军攻下荥阳后却弃守敖仓、东进他顾,此乃天赐良机”。郦食其知道,提出自己的观点,要用事实说话,毕竟打仗关乎生死,任何决策不能马虎。所以他从两个论点,来说明敖仓的重要性。一个是敖仓粮食非常多,可以为汉军提供足够的后期保障,一个是楚军舍近求远,我们汉军就要学会舍远求近,避实击虚。如今敖仓地段,楚军疏于防范,夺取是轻而易举的事情。
其三,从民心向背与战略格局出发,分析 “楚汉相争多年,百姓渴望安定,若汉军能据守敖仓、成皋,收复荥阳,便能以胜利者之姿收揽人心,彻底扭转战局”。这番极具说服力的分析,成功说服刘邦改变策略。郦食其明白敖仓是天下粮仓,控制粮食就可以跟项羽打消耗战,成皋是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的重要交通枢纽,控制该地可以有效阻断项羽南北军队的互动调转,荥阳是贯通南北东西的交通枢纽,也是成皋外围屏障。将这三个地方牢牢把控,天下之人便可得知谁的胜算更大,从而可以让他们提前押注刘邦。
郦食其的建议本质是抓住“物资-交通-人心”的核心:以成皋、荥阳的地理险要为屏障,以敖仓的粮食储备为后盾,既能确保汉军后勤无忧,又能从根本上削弱项羽的战争潜力,为长期对峙乃至逆转战局奠定基础。
不仅如此,郦食其还主动请缨游说齐王。他深入剖析天下大势与齐国处境,以 “归降刘邦可保齐国百姓免遭战火涂炭” 为切入点,凭借卓越的口才与精准的时局判断,成功说服齐王,使得齐国七十余城准备归附。可惜,韩信受蒯彻蛊惑,为抢战功背信弃义,趁齐军放松戒备时发动突袭。齐王误以为遭郦食其背叛,一怒之下将其烹杀。
尽管郦食其追随刘邦仅四年,最终为游说事业献出生命,但他从籍籍无名的小吏成长为被封广野君的谋士,在刘邦统一大业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他敢于在关键时刻发声,不惧失败与否定,始终坚守自我。若当初他因害怕被否定而畏缩不前,担心跟着刘邦过刀口舔血的日子会失去生命,那必将永远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。他的经历深刻证明:唯有敢于表达、善于抓住机遇、勇于直面挫折,才能让才华冲破束缚,实现人生价值。相反,如果害怕失败,担心被人否定,即便你满腹经纶,也终究只是一个被人驱使的配角,永远无法做真正的主人。
《资治通鉴》精讲社群,火热招生中,让学历史不再单纯输入历史,而是输出自己。我们每天讲一段历史,然后将历史与现实高度融合,再从人生定位、人际交往、思维决策等三个方面深度剖析历史,并获得其内在价值。
公众号【鉴史悟道】,通过历史故事的分解,学习古人的智慧。在人生道路上,不迷茫,不气馁,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和优势,了解社会潜规则,善于处理人际关系。
分享学校不教、书里不写的知识学问!
懂点人情世故,分享不为人知的人际关系!
关注公众号【鉴史悟道】,免费赠送《如何成为领导心腹》《绝密人性天书》等干货。
发布于:浙江省创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