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域一体,诗画江南。2025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摄影大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,青吴嘉的大地上会有怎样的新风景?
作为摄影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,摄影爱好者的示范区采风之行已圆满落幕。不妨跟随他们镜头,一起探秘青浦的“高光点位”,寻找新的灵感~
青西郊野公园
水上森林的绿野仙踪
江南水乡,似乎千年都不曾改变,却在镜头里真实地变迁。青西郊野公园,60余亩池杉林相拥而立,这片森林秘境是鹭鸟栖居的天堂,更是摄影爱好者的心头好。在他们的镜头里,挺拔的池杉倒映碧波,羽翼掠过水面的瞬间与林间光影共写闲趣。
水杉林里鸟儿欢 徐辉/摄
公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。以水为脉、以绿为底,公园围绕湿地主题,打造江南水乡特色生态修复空间,展馆、乐园、渔趣中心、露营草坪……一个个功能载体在这片未来绿洲慢慢生长、成型,为优质的生态环境赋予更多人文气息,传统水乡焕发全新生机。
航拍青西郊野公园二期 孙云逸/摄
湿地彩虹生态梦 应健/摄
元荡
生态岸线的时空穿梭
元荡,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“一河三湖”核心湖泊,跨越沪苏,经过多年生态治理和岸线提升,如今已实现全线贯通,蜿蜒的岸线串起了一幅流动的生态画卷。
接天莲叶无穷碧 张锡峰/摄
浪漫夏夜 杨建正/摄
这里既是生态治理的典范,也是江南文化传承创新的鲜活载体,更是人文诗意栖息的滨水空间。
金色元荡 王建民/摄
沪苏湖高铁无疑是元荡最吸睛的所在。联通沪苏浙,高铁如银色巨龙穿行于水上,打破沪苏两地的时空距离,与元荡的生态景观交相辉映,形成“高铁追浪、水岸生辉”的独特风景,成为“轨道上的示范区”的生动注脚。
穿越长三角的时速 金炎/摄
动车青浦水上行 王鹤春/摄
方厅水院
一“院”跨三地的创新之美
作为全国唯一地跨沪苏浙的标志性建筑,方厅水院以传统四合院为形制,通过三座跨河廊桥串联四座主题场馆,完美诠释了“一院三境·四象共生”的设计理念。全钢焊接结构与斗拱工艺的碰撞,打造出兼具文化展示、生态观景功能的“时空走廊”,让千年建筑智慧焕发现代活力。
方厅水院 杨建正/摄
时空走廊 陶磊/摄
作为近零碳公共建筑的标杆,这里不仅是示范区“生态绿色”底色的缩影,更用实体空间宣告着“向心汇聚·一体发展”的时代宣言。
方厅水院新客人 马伟勤/摄
尽管摄影爱好者徐辉每次都积极参与采风活动,对示范区已经非常熟悉,但全新亮相的方厅水院还是惊艳了他的镜头。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,四个场馆通过廊桥连接在一起,跨越太浦河。“整个方厅水院跨越了沪苏浙两省一市,非常巧妙!”能在行走中不断发现青吴嘉大地上的新风景、新变化、新亮点,这大概也是摄影大赛常办常新的要义。
摄影师采风 陶磊/摄
摄影师采风 陶磊/摄
而就在方厅水院不远处,水乡客厅“一点、一心、三园”的重要组成部分——创智引擎正拔地而起,这里将成为好风景转化为好经济的重要载体与创新策源地;一旁蜿蜒如诗的蓝环上海段,正用集蓝道、绿道、风景道于一体的水韵长廊,绘就出“最江南”的生态项链。
这一切,正等待你的发现,等待与你遇见。
为了记录示范区的发展变化,由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、新民晚报社主办,青浦区政府、吴江区政府、嘉善县政府协办的“跨域一体·诗画江南——2025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摄影大赛”正火热进行中,欢迎广大摄影爱好者与摄影家踊跃来稿。
创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